3月1日上午,应我院邀请,复旦大学博士生导师孙兴文教授在文化路校区1号教学楼411教室作了题为《含氮手性化合物的不对称合成研究》学术报告。报告会由刘澜涛教授主持,化学化工学院部分师生聆听了报告。
孙教授从新型有机合成方法的开发、具有生物活性含氮手性化合物的高效合成两个方面介绍了课题组的研究成果。报告会讨论环节,化学化工学院师生积极发言与孙教授进行了深入的学术交流。孙教授的报告逻辑清晰,研究内容新颖前沿。报告中,孙教授还讲述了在科学研究中遇到的难题和解决问题方法,让大家认识到了持之以恒和深入思考的重要性。本场精彩的学术报告让大家受益匪浅。会后,孙教授分享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书的撰写经验,并分别对各位有机组老师的申请书撰写提出了详细的建议,给与了具体的指导。

孙兴文教授简介:1980年生,中共党员,复旦大学化学系教授,有机化学专业博士生导师。2002年7月毕业于郑州大学获化学学士学位;2007年6月毕业于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所获得有机化学博士学位;2013年至2015年,于加州理工学院做访问学者。获复旦大学本科生心目中的好老师,复旦大学卓学计划,复旦大学复华奖教金,复旦大学教学贡献奖,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Thieme Chemistry Journal Award ((2017)等荣誉。主持国家基金委项目四项,省部级项目五项。主要研究含氮手性分子的不对称合成及生理活性研究,发表SCI论文等40余篇,被引用1000余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