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张颜梅辅导员工作室建设,凝聚育人合力,提升实践育人实效,2025年5月9日,化学化工学院张颜梅辅导员工作室研讨会在工科实训大楼308会议室顺利召开。省级辅导员工作室代表外语学院孙颖、校级辅导员工作室代表经济管理学院李利萍应邀出席,化学化工学院党委书记李海涛、副院长王涛、CHO科普社团指导教师陈淑敏及工作室全体成员参会。会议由工作室负责人、化学化工学院党委副书记张颜梅主持。

(辅导员工作室研讨会现场)
聚焦育人使命 共启研讨新程

(工作室负责人张颜梅 会议主持)
此次研讨会旨在“借他山之石,琢己身之玉”。一是通过分享其他辅导员工作室的建设经验,理清发展思路,明确下一步工作方向和发展目标,少走弯路,快速成长;二是通过研讨,工作室成员之间深入交流、凝聚共识,制定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实施计划和举措;三是通过专题研讨交流,优化实践育人路径,为工作室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经验分享拓思路 交流互鉴促提升
会上,应邀参加的省级辅导员工作室代表孙颖、校级辅导员工作室代表李利萍对各自的工作室建设进行了交流分享,张颜梅辅导员工作室代表郭家瑞老师对本工作室前期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介绍。

(外语学院孙颖 省级辅导员工作室建设经验分享)
孙颖老师以“融媒体+育人”为题,以思想理论教育与价值引领为方向,从定位规划、团队管理、项目实施及成果推广等方面展开系统阐述,并分享了省级平台建设中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经济管理学院李利萍 校级辅导员工作室建设经验分享)
李利萍老师结合基层实践,围绕“六大主题活动”,介绍了校级工作室在党建、社会实践、学科竞赛、社团建设、基层服务等方面的特色举措,为工作室建设提供了多维视角与宝贵经验。

(化学化工学院郭家瑞 本辅导员工作室建设情况分享)
张颜梅工作室代表郭家瑞老师以“‘校社互融’,青春实践,共育时代新人”为主题汇报了本工作室的建设方案,围绕社会实践、思政教育、化学科普等领域,致力于搭建学生成长与社会服务的桥梁。
精准把脉明方向 专业赋能强根基
学院领导及专业教师结合学科特色为工作室发展精准指导。

(化学化工学院党委书记李海涛 领导指导)
党委书记李海涛在指导工作室发展时指出,工作室需牢固树立“校社互融”理念,充分发挥化学化工学院学科优势,推动社会实践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同时,工作室要建立定期例会制度,加强辅导员间的交流互动,积极学习省内外优秀辅导员工作室建设经验,着力打造品牌亮点与特色育人体系。

(化学化工学院副院长王涛 专业指导)
副院长王涛提出“学科—专业—实践”三位一体的育人路径,强调以学科优势为根基,构建“学用结合”的实践育人新模式。此外,他提出工作室要强化品牌宣传意识,依托新媒体平台,系统策划专题报道,提升工作室的社会影响力和辐射力,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育人生态。

(化学化工学院CHO科普社团指导教师陈淑敏 专业赋能)
CHO科普社团指导教师陈淑敏围绕科普实践的科学性、趣味性与受众需求,为辅导员工作室建设提供了专业建议。她提出,科普活动应注重内容严谨性与形式创新。同时,实践反馈显示,学生在参与科普后,不仅提升了沟通表达等能力,还逐步养成观察生活、学以致用的习惯。
集思广益聚合力 同心同行启新程


(交流讨论)
在研讨交流环节,工作室成员围绕“激励机制优化”“特色品牌打造”“资源整合路径”等议题展开热烈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工作室需立足学院实际,突出化学化工学院学科特色,在项目设计中融入创新思维,同时加强校社联动,提升育人实效。

(合影留念)
会议最后,工作室负责人张颜梅总结指出,此次研讨会为辅导员工作室建设厘清了思路、凝聚了共识。未来,张颜梅辅导员工作室全体成员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深入开展辅导员工作室建设,助推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发展,更好地为大学生成长成才服务。同时,充分吸纳专家建议,完善实施方案,推动各项任务落地见效,力争成为学校实践育人的示范标杆。
(图文:李道涵 一审:李道涵 二审:张颜梅 三审:李海涛)